專欄世界盃

世界(杯)新秩序

FT專欄作家吉狄恩•拉赫曼:世界盃令人著迷的一點在於,它與政治或經濟現實素無干系。它創造了一個平行宇宙。它提供了一種宣洩民族情感的安全途徑,讓現實世界變得更爲美好。

作爲國際政治評論員,我自然會忍不住想從世界盃中總結一些老套的地緣政治教訓。有些人認爲,法國和義大利隊在今年的世界盃上出人意料地早早被淘汰,象徵着歐洲的衰落。西班牙報紙《國家報》(El País)的評論員宣稱,英格蘭敗給德國,反映了柴契爾主義消磨英國工人階級意志的不利影響。(而我看來,行動遲緩的中後衛和那粒無效進球要負一定責任。)

實際上,國際足球賽事令人著迷的一點就在於,它與政治或經濟趨勢素無干系。相反,它創造了一個平行宇宙,有自己的世界秩序。巴西是這個世界中「唯一的超級大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由阿根廷、德國、義大利和烏拉圭這些不止一次捧走世界盃獎盃的國家組成。美國只是一個中等國家,因其公平比賽的意識而備受稱讚。日本不僅沒有衰落,反而是一路高歌猛進。而現實世界裏日漸崛起的大國——中國和印度,卻無跡可循,因爲它們連參加的資格都不夠。在足球星球上,新興國家大多來自非洲,例如迦納的「黑人之星」,他們將美國隊淘汰出局。

世界盃顯然提供了一條宣洩民族主義情感和將衝突付諸現實的安全途徑。英德大戰火藥味尤其濃厚,箇中原因我們就不必詳述了。但即便如此,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被反覆引用的格言——「真正的體育競技」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卻忽略了最爲重要的一點。

您已閱讀32%(542字),剩餘68%(11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狄恩•拉赫曼

吉狄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在英國《金融時報》主要負責撰寫關於美國對外政策、歐盟事務、能源問題、經濟全球化等方面的報導。他經常參與會議、學術和商業活動,並作爲評論人活躍於電視及廣播節目中。他曾擔任《經濟學人》亞洲版主編。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