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國集團(G20)領導人可能希望讓銀行變得更強,以防範未來危機,但他們沒有全力以赴。多倫多峯會上,他們爲自己制定了在2012年底前建立新標準的「目標」,隨後以不確定的步伐全面實施。這不是令人滿意的辦法。
不難看出各國政府爲何謹慎行事。任何大幅增加資本的舉動,實際上都會要求銀行籌集鉅額資金。儘管2008年危機以來它們已經增強了資產負債表,但這個過程只是彌補了先前的損失。據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估計,全球各地僅股本就還需要7000億美元。要真正消除銀行的風險,總額可能還要高得多。
此類資本注入只能來自留存利潤或增發股份。但這裏還存在時機的問題。越快實施新標準,留給銀行通過積累留存利潤來滿足標準的時間就越少,它們只能籌集更多資本。對銀行籌資能力心存懷疑的各國政府,有理由提防自己會成爲最後購買人,被迫購買銀行股權。因此它們希望儘可能拖延,給銀行更多的時間積累留存利潤。
您已閱讀56%(415字),剩餘44%(3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