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

Lex專欄:G20好壞參半的歷史記錄

從歷史上看,G20國曾經犯過一些愚蠢錯誤。但公正地說,它正在幫助全球經濟走出衰退,並保持了貿易的開放。但令人失望的是,它一年前提出的種種改革都缺乏動力。

20國集團(G20)在2004年的一個研討會認爲,新的金融工具是培養強大的國內金融市場的關鍵。G20還說,證券化和衍生品市場等創新的偉大之處在於,它們得以「更大程度地分散風險」。唉!

遺憾的是,隨後的災難幾乎沒有能讓全球財長和央行行長們低下高貴的頭顱。相反,在去年9月份的公報中,G20對自身迎接「我們這一代世界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的努力,用點句進行了總結:「它奏效了」。這些領袖們本週末將在多倫多再次集會,這次的G20會又一次看上去像傻瓜一樣麼?

公正地說,到去年年底,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已經開始復甦。憑藉近零利率和數萬億美元的刺激性支出,它們想不復蘇都很難。G20支持這種方法,儘管個別國家早就斷定這就是解決之道。然而隨著2010年下半年臨近,復甦看上去遠沒那麼穩固,尤其是各國政府如今正努力遏制赤字。

您已閱讀55%(351字),剩餘45%(2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