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

走近希拉里(上)

希拉蕊•柯林頓出任美國國務卿後,不辭辛勞出訪世界各國,以求修補美國形象。但人們不禁也會問,她是在執行歐巴馬的外交政策,還是另有企圖?

這就是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的生活:車隊在雨水飛濺的街道上蜿蜒疾行一個多小時;等在旅程盡頭的是公開會議和閃光燈;籠罩著她的聚光燈二十年不曾消失。一切就彷彿2008年的美國總統選戰(被譽爲一代人時間內最激動人心的大選)根本沒有結束。

但這次是一場沒有投票的戰役。現在,希拉里的車隊正穿行於巴西聖保羅(而非新罕布什爾州南漢普頓)的街頭。她也不再有志問鼎白宮,儘管構成其繁忙行程的通宵航班、市政廳會議和戰略會議可能讓人產生那樣的錯覺。相反,她此次拉美之行是爲了加強美國與該地區的關係,推介一種有關美國領導力的新理念,一種在很大程度上圍繞她本人構建的理念。

登上舞臺

您已閱讀13%(290字),剩餘87%(18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