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是一個人格分裂的國家。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政治上,我們都四分五裂地歸入幾個無可否認的地域板塊。剛剛結束的這場大選,令這種分裂愈發地觸目驚心:幾乎整個英格蘭(除了西北部和東北部部分地區)都投票支持自由企業;而威爾斯、蘇格蘭、北愛爾蘭和部分英格蘭北部地區,則都選擇擁護「大政府」。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數據,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地區的總附加值遠遠高於威爾斯等地。舉例而言,威爾斯地區公共支出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的比例約爲70%,幾乎是倫敦的兩倍。從本質上講,英格蘭大部分地區都信奉資本主義,而其它大部分地區則信奉社會主義。
當然我說得有些誇張;倫敦許多人也把支持票投給了工黨。但毫無疑問,英國創造財富的地區,正將越來越多的稅收重新分配給其它地區——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地區總共貢獻了英國43%的稅收。由於大部分生產要素都逐漸補貼給了生產力較低的地區,這種轉移是不可持續的,會阻礙整個國家的繁榮。
從新創公司及高成長企業所在地的相關數據中,我發現了同樣的趨勢:英格蘭東南部地區擁有的新創公司比例高得驚人,堪稱英國的未來所在。在其它那麼多地區,社會是如何喚醒企業精神和雄心,並阻止政府排擠私人部門的行爲呢?
您已閱讀39%(528字),剩餘61%(81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