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謙和穩重、風度翩翩的男士就這麼被全部「滅燈」,而幾個嘴上沒毛又「奇形怪狀」(還好不是歪瓜劣棗)的嘉賓卻最終抱得美人歸,我總在想,是不是電視的剪輯和「盲點」,讓觀衆漏了什麼,否則我實在不敢苟同今日女孩們的婚戀取向。
江蘇衛視大型情感真人秀《非誠勿擾》的熱播,不僅讓80、90後的婚戀價值觀成爲話題,也讓處於半溫不火的相親類節目在各家電視臺全面「雄起」,浙江衛視山寨版的《爲愛向前衝》連播13天,更打出「真人交友互動連續劇」的旗號,在把收視率推向新高的同時,也把「雷人」、「粗鄙」進行到底。女嘉賓們一個個「破口大罵」,一不高興就滅你沒商量,看來溫良恭儉讓的古訓早已拋諸腦後。現實就是,沒有淑女,只有慾女!男嘉賓們上臺一定要有被罵得體無完膚的心理準備,而且千萬別參與衆女辯論,否則下場很慘。君不見,罵哭馬諾,陪上自己出局;君不見,一句門當戶對,馬上被滅。真所謂話不在多,幽默就行,罵不還口,多金更靈。可是這樣的好男人,哪裏去找?就算有,人爲什麼要個牙尖嘴利、驕奢虛榮的婆娘回家?
雖說這些節目讓相親「剩女」大大「長了臉、出了氣」,原本相親會現場陰盛陽衰的鬱悶可一掃而空,然而,仔細想想,上臺的大多80後,有的才20出頭,實在難以與「剩女」的名號劃上等號。「剩女」是2007年8月教育部公佈的171個漢語新詞之一,其實,大齡單身女青年各時各地都存在,只是稱呼不同而已。以前我們稱老姑娘、老小姐,甚至老處女,今非昔比,現在「剩女」多多,「處女」稀少,自然不能再按舊例。90年代女性經濟收入剛提高那會兒,女強人增多,於是有了一個「單身貴族」的說法,就跟不生孩子叫「丁克族」一樣,是個中性偏褒義的詞。可是時間久了,人們就發現「單身貴族」在心理上很「平民」,她們盼望的也是愛情婚姻,甚至做全職太太。於是,「剩女」出現了,它涵蓋的範圍更廣——大城市35歲是剩女,小城市30歲成剩女,農村則25歲就變剩女了,日本臺灣則稱「敗犬女」,美國稱「3S-lady」,說的都是這個尷尬族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