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忍不住設想這樣的場景:中國外匯儲備的管理者們一面在會計室內高聲談笑,一面想方設法鞏固或動搖某一地區。但是,現實要比這無趣得多,也被動得多。
的確,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儲備管理司有足夠的本錢折騰。截至今年3月底,中國的外匯儲備管理者們坐擁2.447兆美元,佔全球非黃金儲備資產的31%——比緊隨其後的五個國家的總和都大。沒錯,中國外匯儲備的管理也存在一些積極主動的元素:過去一年裏,人們看到,中國政府向該國主要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公司(CIC)的撥款不斷成長,外管局自身也加大了直接貸款的投放,例如總計600億美元的「貸款換石油」協議。但是,中國外匯儲備的基本構成是由貿易順差、外國直接投資(FDI)、「熱錢」流入和中國企業非人民幣借款決定的——對於上述各項因素,外管局幾乎毫無控制權。
對中國來說,向任何方向重新平衡資產的任何努力都蘊含巨大風險。舉例來說,儘管中國可能有令人信服的理由擔心自己所持的歐元資產蒙受損失,但它對歐元資產的任何拋售都只會加重歐元區的問題。正如蘇格蘭皇家銀行(RBS)指出的,中國爲何要冒險擾亂歐盟的秩序呢。歐盟是中國的一個主要貿易伙伴和制衡美國影響力的一支重要力量,不是嗎?
您已閱讀70%(510字),剩餘30%(2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