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由流動性推動的經濟復甦存在很多負面影響,比如食品價格高漲、房價飆升等,現在又多了一個:工人的鬥爭性越來越強。因工資糾紛,本田(Honda)在華獨資的一家零組件工廠近2000名工人罷工,導致本田所有4家在華整車廠停產,這標誌着勞資雙方的議價能力正發生變化。
至少在這起事件中,工人們勒住了僱主的脖子,因爲他們有條件這樣做。本田在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介入之深是毫無疑問的:在今年頭4個月,它在中國的銷量同比成長了近40%。本週初,該公司表示,它計劃到2012年下半年時,將在華產能提高三分之一,並將推出兩款新車型。在這種背景下,罷工以工人們加薪了結的機會看上去是很大的,不論工人們(目前每月掙220美元左右)是否有充足的加薪理由。無可否認的是,目前中國的國民收入比個人收入成長得更快:在第一季度,中國實際產出成長近12%,而城鄉居民收入僅成長不到10%。
此外,萬一僱主拒絕讓步,工人們也有其它選擇。中國的勞動力市場相當緊張:目前全國的失業率爲4%,與2004年9月至2006年6月全球繁榮時期的數字相當。在廣東等出口中心(罷工的本田零組件廠就在廣東),工資壓力尤爲強大,來自內陸的農民工正在返鄉或乾脆不再出來打工——政府的財政刺激政策正推動他們家鄉的就業成長。總之,本田之類的企業可能會發現,工人們幾乎沒什麼可損失的。
您已閱讀93%(559字),剩餘7%(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