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美國經濟

拯救美國失業大軍

FT專欄作家克萊夫•克魯克:今年4月,美國持續六個月未找到工作的人數升至670萬人,約佔失業總數的一半。如此高的長期失業人口比例是前所未見的。

無論是按自己過去的標準,還是按國際標準衡量,美國的失業率都處於高位,這非常奇怪。數據還顯示,長期失業率出現了驚人的攀升,達到了以前歐洲勞動力市場崩潰時的水準。

今年4月,美國持續六個月未找到工作的人數升至670萬人,約佔失業總數的一半。如此高的比例是前所未見的:長期失業人口比例先前最高僅爲25%。回滯(hysteresis)與僵化(sclerosis)等描述高失業率粘性的術語,已經佔據了歐洲經濟體研究者的思想。這些術語在討論美國失業狀況時出現得不是很多,但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

這些只是此次衰退尤爲嚴重的信號呢?還是說明還會發生更糟糕的事情?美國能夠指望像前幾次走出衰退時那樣,出現就業率的迅速復甦嗎?更仔細地研究一下就會發現,美國勞動力市場特立獨行的現象並未消失——但已經與過去有所不同。

您已閱讀19%(345字),剩餘81%(14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