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俄羅斯重新崛起?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世界史系主任利芬:俄羅斯正從上世紀90年代的低谷逐漸恢復,它選擇了能源作爲武器,力求重新確立國際地位。但對於可決定其命運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因素,俄羅斯的掌控能力已不如當年。

蘇聯經濟改革(perestroika)時期俄羅斯和西方世界之間的風流韻事,總是可能由愛成仇。帝國的隕落通常令人痛苦。若要以英國爲例,形容一下蘇聯的解體,你肯定會想到上世紀30年代大英帝國的瓦解。當時在大多數英國人看來,大英帝國解體本質上是好事,是一種自然規律。你會想到,在帝國沒落的同時,蘇格蘭(相當於烏克蘭)和威爾斯(相當於白俄羅斯)也退出了聯合王國,伴隨著毀滅性的經濟蕭條,君主立憲整體和議會制度(相當於蘇聯政府)也被顛覆。

在這種背景下,俄羅斯重新確立國際地位、並在后帝國時代維持一種利益範圍的努力,就不足爲奇了。隨著俄羅斯從上世紀90年代的低谷逐漸復甦,這種努力也與日俱增。不僅其「近鄰」,就連中西歐的大部分國家,現在都擔心自己過於依賴俄羅斯的油氣資源。當喬治亞一不小心惹惱了「俄國熊」,便發現莫斯科仍然有著在邊境線之外發起有效軍事行動的意願和能力。

但鑑於烏克蘭的大小與不穩定性、在烏克蘭生活的俄羅斯少數民族的人數,以及克里米亞地區及黑海艦隊對俄羅斯人想像力的牽制作用,俄烏關係一直是國際穩定方面的最大風險。因此,上月俄烏簽署的協議——延長俄羅斯海軍在塞瓦斯托波爾港租約,以換取更低的能源價格——成爲一段時期以來從前蘇聯地區傳出的最爲可喜的訊息。

您已閱讀33%(527字),剩餘67%(10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