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誰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答案或許出乎人們意料:它並非俄羅斯。得益於頁岩氣等「非傳統」氣源產量的迅猛成長,美國一舉超過了俄羅斯。壟斷俄羅斯天然氣市場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數年前還在談論著成爲全球首家市值過兆美元的能源公司,但幾年後,事情已發生很大變化。
經濟衰退致使歐洲去年的天然氣用量出現劇減,中期需求前景也遭到削弱。此外,得益於頁岩氣產量激增,美國對進口液化天然氣的需求較先前預期要少得多。因此,液化天然氣轉向歐洲,導致「現貨」天然氣價格暴跌。這就對Gazprom與其歐洲客戶達成的「照付不議」(take or pay)長期合同中的定價規則構成了威脅,根據該規則,Gazprom的天然氣價格與石油價格掛鉤,而石油價格已再度強勁上揚。
如今,Gazprom已同意針對一個爲期三年的「危機」期,對某些先前可謂「神聖不可侵犯」的合同做一些條款上的微調。在向德國Eon Ruhrgas、義大利埃尼(Eni)和法國GDF Suez等客戶出售的天然氣中,有至多15%的天然氣售價將與現貨價格掛鉤。Gazprom表示,此項臨時性舉措並未動搖其合同的「基本原則」。它在近日國際投資者路演中宣揚的,是對歐洲需求將更爲強勁的預測,而非國際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等方面相反的預測——未來數年供應都將過剩。Gazprom認爲,現貨天然氣市場規模太小,無力侵蝕該公司的現有地位;頁岩氣生產則對環境構成很大風險。總部位於莫斯科的VTB Capital表示,合同調整給Gazprom 2010年收入帶來的降幅不到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