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機之下,2009年中國經濟依靠中央政府的大把撒錢成功「保八」。但是,中國經濟成長的後勁問題始終是一大心病,政府拼命投資不可能一直走下去。今年的經濟成長形勢好於去年已無懸念,甚至開始呈現出過熱的跡象,去年特殊時期的特殊宏觀政策在年內進行重點調整也就不可避免,刺激政策逐步退出也是正在進行時。
安邦特約經濟學家巴曙松教授日前表示,2010年宏觀政策的一條重要主線,就是從2008年底以來爲應對金融危機所採取的超常規刺激政策中退出,回到正常環境下的正常化的宏觀政策,退出進程目前已經「棋到中盤」。「從經濟週期的角度看,目前宏觀政策的重點已經不在經濟成長。」巴曙松認爲,從經濟成長、結構調整和管理通膨預期三個目標的平衡看,結構調整和管理通膨預期隨著經濟成長趨強而變得更爲重要,其政策著力點可以說是避免宏觀經濟的大起在短期內導致通膨壓力加大、經濟結構惡化,從而使經濟的上升週期持續更長久。
如果說去年特殊時期,中國經濟調結構讓位於保成長,重量輕質現象非常嚴重,那麼今年在經濟成長無憂的態勢下,儘管「雙寬」政策基調仍舊不變,但宏觀政策的重點轉換已是板上釘釘。實際上,隨著中國經濟復甦的強勁,去年三季度以來,從中央高層領導的講話來看,很明顯地一個跡象是——談保成長開始減少,談調結構趨於增多。
您已閱讀40%(542字),剩餘60%(81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