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美關係

美國需要調整對華政策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傑弗裏•加滕:美國在對華政策上過分倚重雙邊機制,有點弄巧成拙。要撼動中國根深蒂固的立場,唯一可能有效的政策是編織一張多邊協議的大網,既符合中國利益,又能夠約束中國。

華盛頓向臺灣出售武器,已致使北京方面威脅將予以報復,但中美關係曾經受住了更嚴峻衝突的考驗。美國對華經濟政策製造的問題要遠大於此。目前美國的做法是,在雙邊會談上拍著胸脯做出種種保證——類似於早些時候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和小布什(George W. Bush)任內的戰略。鑑於當今世界已經改天換地,這種戰略已經落伍,也沒有成效。

在柯林頓任內,美國軍事實力處於鼎盛時期,而且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強勁的商業擴張。當時美國的信息技術正改變著世界,美國企業的執行長們被奉爲全球領袖。而另一方面,中國剛剛從落後中崛起。因此,美國對華政策具有濃重的雙邊色彩是符合邏輯的。美國有迫使中國開放市場、放鬆銀行監管的資本。中美商貿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ttee on Commerce and Trade)以及一個類似金融事務論壇的創立,佔據了中美關係舞臺的中心。

作爲小布什政府的對華政策沙皇,財政部長漢克•鮑爾森(Hank Paulson)於2006年建立了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機制(Strategic Economic Dialogue)。這一論壇兼顧貿易與金融事務,而且較之其所取代的前兩個論壇,涵蓋的話題範圍更廣,涉及的部長級官員也更多,不過仍然是一種完全雙邊的機制,所依賴的前提假設是山姆大叔依然有能力強迫中國調整政策。

您已閱讀36%(568字),剩餘64%(9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