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札記

那些憂傷的年輕人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新年伊始,中國重要的門戶網站統一開設了掃黃專題,抨擊同行「敗類」,地位突出,稿源相似,每天更新。

這個題目是從《第一財經週刊》封面上看來的,同時,也是許知遠的一本書名。抄這個題目,也來說說網路審查風暴。

這一輪凌厲的網路整肅大約是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的。從公開報導上來看,應當算是「掃黃打非」第三階段行動的一部分。不過,這一輪打擊力度和廣度,較之前不可同日而語。關停BT、整頓域名,大批中小網站在此輪整肅中關停,一夜之間伺服器不再響應的更不乏飯否、部落格大巴、譯言、籬笆等已聚焦大批用戶的知名站點。憂傷的甚至不只是民間創業的年輕人,濟南官方主辦的舜網也一度被域名服務商關閉訪問。

除了BT類下載網站是因版權指控而難逃一死外,得到公佈的關停理由基本都指向低俗之罪(例如部落格大巴、舜網)。「掃黃打非」更多的是以「掃黃」來表明正當性,即整治網路低俗之風專項行動。

您已閱讀19%(330字),剩餘81%(13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