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海地

黃段子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對掃黃打非行動,支持者多從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角度論述,反對者則以保護個人隱私,尊重個人興趣辯護。

哀榮備至。在反覆預告之後,中央電視臺的直播畫面中,中國共產黨9位最高級領導人身著黑衣白花,共同出現在海地地震遇難中國英烈遺體送別儀式上,向8位警察三鞠躬。落款江澤民,甚至是萬里的花圈出現在靈堂中,胡錦濤握住遇難者親屬的手輕聲安慰。主播和記者們告訴觀衆,在這場最高規格的送別中,有大量羣衆自發前來,他們在鏡頭前讚揚、落淚,公安部的同事們則許諾一定會繼承遺志,保衛和平。「丹心獻使命,素菊寄哀思」——這些黑白畫面與低沉解說佔滿了1月20日的央視一套和新聞頻道。

雖然沒能像各地都市報一樣使用「魂兮歸來」、「迎送英靈」般的大標題,但《人民日報》也把覆蓋國旗的靈柩作爲了今日頭版唯一一張圖片。正如胡錦濤所作的概括——「他們不愧是祖國人民的優秀兒女,不愧是世界和平的忠誠衛士」,連日來,負有使命的宣傳官員和編輯們將「大國責任」歸納爲本次報導的核心詞,他們通過專家點評和民衆感想的方式反覆告訴外界,8位中國維和官兵的捐軀證明了中國已經負起了一個世界大國應當承擔的責任。

負責任的大國怎麼會只救自己人?新浪把「外交部駁斥指責中國救援隊言論」的標題放在了頭條位置一整天,雖然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晚間6點的節目宣稱「中國救援隊搜救隊任務基本結束,準備近期撤回」,但央視《新聞聯播》仍在7點後播出「不放棄,中國救援隊擴大搜救範圍」的畫面。

您已閱讀24%(555字),剩餘76%(18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媒體札記

作者徐達內,徐達內.COM創辦人。從紙媒、門戶、微網誌、電視中探尋中國輿論生態,記錄轉型時代片斷,熱評冷析,亦莊亦諧,給出不一樣的媒體摘錄。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