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媒體札記

「谷歌退出」中的人心向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上週的新聞跌宕起伏,尤其是前半周,房產新政、百度被黑、谷歌退出、海地地震,樁樁件件拿出來做頭版頭條都是綽綽有餘。不過,從個人感受而言,還是谷歌這一樁最有深長意味。

上週的新聞跌宕起伏,尤其是前半周,房產新政、百度被黑、谷歌退出、海地地震,樁樁件件拿出來做頭版頭條都是綽綽有餘。不過,從個人感受而言,還是谷歌這一樁最有深長意味。

在我的所見所聽中,中國民衆對谷歌此舉的看法有相當大的差異。文化圈裏的人多爲欽佩,讚賞這家美國年輕公司爲了「不作惡」不惜放棄中國市場的擔當,而這也與他們一貫以來對中共管制政策的不滿一脈相承,特別是過去一年以來,中國政府公開或祕密地展開了一系列針對網路表達的整肅,逼近自由派人士忍受底線。但另一些商界朋友或許是看慣了生意場上的爾虞我詐,他們多半認定,谷歌此舉不過是一個討價還價的策略,不可能放棄中國市場。當然,網路上也有大量發言判斷此乃美國對華政治攻勢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希拉里與谷歌創辦人的餐會就是明證」。

這些那些,其實都是我們這些局外人的猜想,「陰謀論」不見得就比信谷歌更高明。不過,在對這個第一眼看到就能明白是禁忌話題的報導中,中國大陸媒體人表現出的傾向性,在更強硬的宣傳指令到來前,已經十分明顯。

您已閱讀25%(432字),剩餘75%(131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媒體札記

作者徐達內,徐達內.COM創辦人。從紙媒、門戶、微網誌、電視中探尋中國輿論生態,記錄轉型時代片斷,熱評冷析,亦莊亦諧,給出不一樣的媒體摘錄。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