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媒體札記

以國家的名義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八位中國駐海地維和官兵的遺體「回家」成爲今天央視和各大門戶網站的頭條。然而,從加勒比海方向傳來的不全是讚揚之聲。

上午10時許,中央電視臺向全中國觀衆傳回首都機場的直播信號。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身穿黑衣、佩戴白花出現在鏡頭前,用低沉的聲音向在海地遇難的八位中國維和官兵表示哀悼。遇難者的親友們形色悲哀,跟隨中共領導人向靈柩三鞠躬。這些畫面被央視反覆播放。《新聞聯播》裏,郭志堅和李修平亦黑衣出鏡,播報「痛悼戰友,繼承遺志」,天安門前出現「沉痛悼念」的黑底白字橫幅,「各界羣衆自發駐足在街道兩側,悲痛地目送靈車駛向八寶山革命公墓。」晚間,這條新聞更是登上央視《焦點訪談》和《新聞1+1》兩檔重點新聞節目,編導們使用的標題關鍵詞是「回家」和「以國家的名義」。在公安部降半旗的畫面之後,八位烈士的同事親友在鏡頭前多次哽咽。

跟隨人民網的步伐,四大門戶也對靈車行進過程進行直播式報導,並預告20日將舉行遺體告別儀式。新浪甚至將要聞區的標識由紅色改成了灰色,騰訊宣佈有600萬網友通過其網路平臺哀悼戰士。

最能代表官方認定的《人民日報》還在19日的版面上向仍身處海地的中國救援隊致意。除了引用潘基文對中國人「第一時間」趕至現場的感謝外,還發表評論稱:中國的飛速支援,表達著一個國家崇尚和平的道義擔當,一種對人類生命共同體的深刻自覺。

您已閱讀17%(500字),剩餘83%(248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媒體札記

作者徐達內,徐達內.COM創辦人。從紙媒、門戶、微網誌、電視中探尋中國輿論生態,記錄轉型時代片斷,熱評冷析,亦莊亦諧,給出不一樣的媒體摘錄。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