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貨幣增速已經見頂?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李明旭:去年12月中國貨幣供應量顯示緊縮比預期來得快。這有利於控制2010年的通膨預期,但將對資產價格構成壓力。

中國央行15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廣義貨幣(M2)和狹義貨幣(M1)的增速均有小幅下降。其中,12月M2增速放緩至27%的水準,而先前三個月連續保持在29%以上;M1增速的下降則更需引起市場的注意——去年,M1增速由年初的6%上升至11月34%這一近十餘年的歷史高位,連續11個月的加速成長反映了當時國內經濟活躍度迅速增強的狀況。

此次M1增速出現下滑,具有一定的信號意義。近來數年的情況表明,M1增速與股價、樓價等資產價格走勢有著良好的契合度——在2007年8月至10月間,M1增速與上證綜指同時見頂,而先前一輪樓市的向下調整最初也是始於2007年10月;同樣,M1增速、上證綜指以及樓市成交量也基本上同時在2008年年末觸底。

在跨境資本流動方面,去年四季度月度外儲增加額分別達到了557億、605億和103億美元的規模,可以看出外儲增量在去年12月出現了明顯放緩——如果按照通常演算法,即將「外儲增量-外貿順差-外商直接投資(FDI)」作爲衡量當月熱錢流入的規模,則12月出現了202億美元的資本淨流出,而在10月和11熱錢流入的規模則分別爲246億美元和344億美元。

您已閱讀27%(488字),剩餘73%(12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