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

Lex專欄:人民幣升還是不升?

歐巴馬訪華前夕,市場憧憬人民幣升值前景。但現實給人潑了涼水。無論對於政界人士和投資者來說多麼令人困惑,中國的立場其實是完全合理的。

在美國總統歐巴馬(Obama)到訪中國前夕,市場自說自話地開始憧憬人民幣的升值前景。在走高3年之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自去年7月以來一直維持在1美元兌6.83元人民幣左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歐洲央行(ECB)的負責人均呼籲人民幣走強,以幫助解決美國貿易逆差和中國貿易順差所體現的失衡。中國似乎也有所動作:上週中國央行發佈的一份季度政策報告中,保持人民幣「基本穩定」的承諾不見了。上週四,在新加坡召開會議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表示,支持「以市場爲導向、反映經濟基本面因素的匯率」。

現在,現實給人潑了涼水。相對美國而言,亞太經合組織(APEC)顯然更擔心惹中國不快。在上週日結束的峯會,只是就「可持續」成長老生常談一番,閉幕宣言中隻字未提匯率。週一,在歐巴馬甚至還沒說出「匯」字之前,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便宣佈,在美元下跌使美國商品更具競爭力之際,期望人民幣升值是「不公平」的。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合約應聲下跌,結束了爲期3天的上漲。

無論對政界人士和做多人民幣遠期合約的投資者來說多麼令人困惑,中國的立場其實是完全合理的。目前中國不需要這樣的政策衝擊。10月份中國出口下降了近14%,連續第12個月下降。在咆哮背後,中國的政策制定者不敢想像如果沒有政府的全力支撐,經濟會是怎樣的狀況:在今年前3個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幾乎佔了國內生產毛額(GDP)增幅的95%,其中,根據環亞經濟(CEIC)/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估計,「有政府背景的」投資佔比接近一半。在中國政府確定經濟已能獨立成長之前,它不會過分擔心人民幣升值的外來壓力。

您已閱讀94%(670字),剩餘6%(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