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巴契夫

戈巴契夫:東歐轉型的關鍵人物

英國前駐莫斯科大使佈雷斯韋特:當我們紀念柏林圍牆倒塌之際,我們不應忘記一個人:前蘇共總書記戈巴契夫。若不是他,共產主義在歐洲落幕過程可能更血腥。

在我們慶祝1989年的東歐革命(6月份的波蘭選舉,11月份的柏林圍牆倒塌,其它東歐國家的自由化,羅馬尼亞的流血結局)時,我們可能會忽略一件讓這一切成爲可能的事件:「改革」(Perestroika)——米哈伊爾•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在蘇聯導演的偉大革命。

人們在當時認識到了「改革」的作用。波蘭反共反對派的一位領導人——亞當•米奇尼克(Adam Michnik)曾在1989年7月說道:「若不是有『改革病毒',我們的[民主運動]便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

人們可以追溯到另一件輝煌但已被人遺忘的事件:1956年的波蘭「十月事件」。當時,波蘭一羣自由派共產黨人推翻了奉行史達林主義的領導層,趕走了無處不在的蘇聯顧問,其中包括國防部長羅科索夫斯基元帥(Marshal Rokossovsky)。他們還警告赫魯雪夫(Khrushchev),如果他派出坦克,波蘭軍隊就將迎戰。

您已閱讀24%(396字),剩餘76%(12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