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帕吉瓦尼(Sal Pajwani)是英國創新企業?Whatif!全球執行長,他對創新企業招什麼樣的人十分清楚。回答我的提問時,他一分鐘之內反覆四次說道:「要招什麼樣的人,我們很清楚。」
在英文中,?Whatif!!的意思是:假如。從創新的角度來說,?Whatif!的業務就是協助企業換一個角度考慮問題:假如換個想法,結果會怎樣?作爲商業理念,與「假如」類似的想法並不少,如蘋果電腦的「換種思路」(Think differently),創新學派管理學者愛德華•德•波諾(Eward de Bono)的「倒過來思維」(Think upside-n-down),及以行銷管理學者菲力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主張創新的「橫向市場行銷」(Lateral Marketing)。區別在於,?Whatif!把理論付諸實踐,是一家專門從事企業創新的公司。
?Whatif!聲稱是全球最大的、獨立的、專門從事創新的企業,在世界各國聘用180多名員工。??Whatif!!於2005年在中國上海開設辦事處,並會擴大在華業務。目前,?Whatif!在華客戶大多是西方跨國企業。今後,?Whatif!計劃把這些企業作爲跳板,進而開拓協助中國企業創新的業務。對?Whatif!全球執行長帕吉瓦尼來說,中國市場是今後幾年業務拓展的關鍵。
我問帕吉瓦尼,在中國開拓創新業務,他要招什麼樣的人?「招什麼樣的人,我們很清楚。」帕吉瓦尼說:「在本輪經濟衰退前,我把40%的時間都放在招人上。招人很不容易,想招到合適人選的話,要做好兩件事。首先,對什麼樣的人合適在這家公司工作,你要很清楚。這涉及人選的做事風格,思路和技能,不僅僅只是技能,而是二者兼顧。第二點,你要投入大量的管理時間,花大量的管理時間找到這些人。而且,一旦(在用人上)出錯怎麼辦,你必須十分清楚,這一點,我們是很清楚的。對於,用什麼樣的人來管理我們在全球的業務,我是很清楚的。」
帕吉瓦尼說,招人時,他看重的是四種品質,分別爲:品牌認同、初學者心態、有主見卻不固執己見,以及能進董事會的香蕉販子。具體講,這四種品質是什麼意思?
品牌認同
作爲一家創新企業,?Whatif!信奉激情、行動、勇敢、熱愛和新穎五種價值觀(brand value)。「首先,要認同我們的價值觀,」帕吉瓦尼強調說。「這樣,我們招的人必須(思路)新穎,善於質疑,勇敢果斷,注重效果,他們必須熱愛所處的環境,熱愛所做的工作。如果他們做不到,就無法體現我們的品牌。」
「我管理的並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個品牌,這是我當CEO學到的、最關鍵的一件事。」帕吉瓦尼解釋道。「而八成的品牌管理,都是由你所用之人決定的。」
帕吉瓦尼面對的問題是,屬下300人分佈全球各地。他說,在我們談話之際,可能有七八十、甚至上百名?Whatif!員工也在與客戶開會。帕吉瓦尼明白,他無法具體控制每個會議,也不知道他們與客戶的會談內容。但有一點,他十分清楚。
「我知道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帕吉瓦尼說。「如果我對他們有信心,我對他們代表我們的品牌就有信心。這樣,我就可以管理一個品牌。」
初學者心態
「我的意思是 ......,」帕吉瓦尼想了一想說:「一個初學者的心態(a beginner’s mind) 不同於專家心態,一個初學者的心態是好奇的,一個初學者的心態會用新的方式看世界,一個初學者的心態是孩子的心態。
帕吉瓦尼解釋道,孩子之所以比成人更有創意,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孩子沒把自己當成專家,孩子並不預期自己什麼都懂。其實,孩子喜歡問明顯的、基本的和根本的問題。
帕吉瓦尼認爲,好奇心相當重要。他指出,只有靠問那些最根本的問題,才能用不同的思路看世界。帕吉瓦尼說,他可不要那些充滿專家心態的人。
「如果你是個專家,你已經知道世界是怎麼回事,你的心態已經定型,」帕吉瓦尼說,「這樣,你就難以創新。」
有主見卻不固執
招人時,帕吉瓦尼尋找的第三種品質是有主見卻不傲慢,這句話的英文是Strong opinions lightly held。帕吉瓦尼慢慢重複了一遍,然後解釋道:「我的意思是,一個人必須有自己的主見和看法,而一旦面對新的資訊時,會樂意正視(新的情況),並會因此改變主意,而非固執己見。」
在帕吉瓦尼看來,沒有主見、沒有觀點的人是枯燥乏味,沒有人會同沒有看法的人談話。帕吉瓦尼說,我之所以採訪他,就是因爲他有想法。「人不能沒有主見,人有主見纔有意思。」
帕吉瓦尼同時表示,人又不能固執己見。否則,你就無法改變或改進自己的看法。「世上有一種特殊的人,他既有主見,又不會把自己看得很重,並會改變自己的看法,」帕吉瓦尼觀察道:「這種品質是少見的。」
能進董事會的香蕉販子
對自創的「能進董事會的香蕉販子」(Bananas and Boardroom)這個想法,帕吉瓦尼十分得意。「我要找的是這樣一人,早上,他能在蔬菜水果攤向路人賣香蕉。」帕吉瓦尼說:「同時,這個人又能走進大公司的董事會,與聯合利華(Unilever)、瑪氏(Mars)、帝國化工(ICI)的執行長平等對話,自如地談論如何推出這種或那種產品,或者探討應該如何開發創新戰略。」
帕吉瓦尼認爲,小生意人比大公司的人更瞭解市場。他說,週六早上在水果攤賣香蕉的人,更懂生意經。原因在於,香蕉販子要早起買香蕉,倒騰香蕉,把香蕉上市,要賣香蕉,就要不停地同顧客交談。實際上,無論是市場行銷戰略,銷售戰略,還是產品庫存戰略,這些事情香蕉販子都在做。
這是否意味著,帕吉瓦尼可以去一趟水果市場,將香蕉販子召集起來,就完成了他的招聘計劃?
遺憾的是,事情沒有這麼簡單。帕吉瓦尼解釋道,街頭的香蕉販子並不具備同跨國企業打交道的經驗。
「我要找的人必須既有小生意人的能力,又有與大公司溝通的能力。」帕吉瓦尼說:「如果我能找到這種人,我認爲他們都善於創新,無論他們是什麼人種,無論他們是哪國人,無論他們在哪長大,都沒關係。」
除了上述四種品質之外,帕吉瓦尼招人時還會看重什麼?
「如果我對前來求職的人進行面試,我常做的一件事是,問他們最喜歡什麼品牌,或者其它什麼事情,或者隨便什麼問題,」帕吉瓦尼透露道:「然後,我會看他們笑了沒有。如果笑了,說明他們思考時投入了感情;如果沒笑,說明他們思考時在做分析,對事情並沒有感情投入;對我來說,這種人意思不大。」
帕吉瓦尼說:「我要找的是有激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