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經濟大蕭條史著,兩部現任公司老闆的親筆力作,一部針對美國政府金融危機應對措施的詳盡評述,一部新經濟理論宣言。入圍「英國《金融時報》和高盛年度商業圖書獎」(Financial Times and Goldman Sachs Business Book of the Year Award)決選名單的六部作品看上去五花八門,但合在一起卻構成了對危機期間各種問題的一次總結,或許還能爲如何走出錯誤百出的過往提供一幅路線圖。
上週,評委們齊聚高盛紐約總部,從15部初選作品中評選出6部最終候選作品。英國《金融時報》編輯萊昂內爾•巴貝兒(Lionel Barber)稱入圍名單「不同凡響」,高盛執行長勞埃德•布蘭克費恩(Lloyd Blankfein)重提該獎項的宗旨,表示所有作品都「既令人信服又引人入勝」。
評委們對最終入圍作品的質量給予了一致好評。這一點並不令人意外,因爲在這一年裏,世界最優秀的一些學者、記者和商業管理作家都在爲揭示全球信貸危機的根源與後果而各施所長。比較出人意料的是,最終入圍的作者中,有三位是業餘作家:《想像印度》(Imagining India)的作者南丹•尼勒卡尼(Nandan Nilekani)同時是技術公司Infosys的聯席董事長;入圍的兩部歷史著作之一《金融大亨》(Lords of Finance)的作者里亞卡特•艾哈邁德(Liaquat Ahamed)同時身兼董事、顧問和投資經理;另一位則是滙豐(HSBC)董事長葛霖(Stephen 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