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

FT社評:勿忘雷曼破產教訓

美國政府讓雷曼倒閉是正確之舉。決策者對監管和資本比率泛泛而談是不夠的,他們必須改進銀行破產製度,確保下次一家大銀行倒閉時,政府無須出手干預市場。

一年前,美國政府聽任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繼而引發了混亂的局面。資本市場凍結,銀行舉步維艱,一輪「倒閉潮」似乎迫在眉睫。整個金融體系被恐懼所主宰。導致上世紀30年代獨特慘境的美國銀行業危機似乎馬上就會捲土重來。

但是美國政府讓雷曼倒閉是正確之舉。當時,美國政府無從知曉情況會有多糟糕,而在挽救面臨倒閉的公司時,政府應該寧可失之於不作爲。資本主義依賴於規則,而這種規則來自財富的誘惑也來自對破產的恐懼。

實際上,當前的政策目標應該是確保下次當一家主要銀行垮臺時,政府無需再像雷曼倒閉後那樣,爲奮力防止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重演而不得不出手干預、並對其它銀行進行紓困。

您已閱讀36%(303字),剩餘64%(54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