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第三眼

英文《環球時報》寫什麼?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英文《環球時報》主編對我說,China Daily是官方的,《環球時報》走的是更加草根、大眾化的道路,「我們代表的是中國的聲音。」

8月20日晚上,我受邀請參加了《環球時報》英文版(以下簡稱「GT」)舉辦的「第一屆讀者見面會(The Global Times first readers day)」。駐華外國媒體人、外交官、商人以及GT員工參加了會議。到GT辦公室後,先坐下來邊喫東西,與其他參會者聊天,開始參觀工作環境是什麼樣子。很乾淨,感覺像一家外企似的。GT是今年4月20日創刊,據員工,大部分人是創刊時應聘進來的,員工共有150人左右,從《環球時報》中文版過來的人很少。

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已經從正籌備GT創刊的中文版編輯瞭解到有關訊息,也給他們提供過一些建議。所以,創刊後至今,我始終緊密關注GT的發展狀況。就像GT媒介資料說的:「GLOBAL TIMES將會成爲中國與世界溝通的橋樑,大量的資訊互動將有助於提升中外思想和文化的相互認識水準,減少彼此的誤判」。去年在西藏拉薩發生的3・14暴亂、受阻的奧運聖火傳遞、正在新疆烏魯木齊發生著的一系列暴動,都使我認識到「中外」之間的相互溝通、理解、信任如何任重道遠。

參觀完後到會議室開始討論。GT舉辦「讀者見面會」的意圖很明確,想了解駐華外國人士以及在外企工作的中國人怎麼看待自己的報紙,希望讓我們坦率提出看法,提供建議。在這個意義上,那次會議是「半內部」的。(後來有報導:http://www.globaltimes.cn/www/english/about_us/2009-08/459939.html

您已閱讀19%(614字),剩餘81%(25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第三眼

一個日本人,用中文爲一個國際化的媒體寫專欄,試圖從「非中國人」的第三雙眼的獨特視角,解讀與中國息息相關的事件、現象和問題。 作者加藤嘉一,1984年生於日本伊豆,2003年4月「非典」高峯時來到中國。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畢業。自從2005月4月親歷「反日遊行」開始,在海內外媒體發表言論。2012年8月離開中國,遷往美國,現任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客座研究員。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