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包括京滬在內一些主要城市的樓市,開始呈現「價漲量縮」的局面。這是否意味著今年5、6月「量價齊升」的火熱行情已經結束,房價還能走多遠?
房屋成交量出現環比下滑,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上半年房屋成交量上漲太快,使之前樓市調整期「積壓」的部分剛性需求得到釋放;管理層「二套房」貸款政策的再度收緊,不僅使得投資客「炒房」成本加大,也讓部分購房者開始持觀望態度;投資性購買需求大量湧現,從整體上推高了房價,也擠出了部分有真實需求但購買力不足的消費者。
不過,在筆者看來,前期國內樓市「去庫存」進程已告一段落,隨之而來的房屋供給遭遇瓶頸,纔是造成目前樓市「價漲量縮」最爲關鍵的因素。由於大多數開發商在2007年年末樓市調整期以來,對樓市持看空的態度,部分企業還在貸款融資方面遇到困難,遭遇到財務危機,紛紛縮減投資規模和開工面積。
您已閱讀22%(364字),剩餘78%(12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