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

Lex專欄:中國工行股價

中國工行在港上市的股票估值,比全球最大20家銀行平均值高出50%,但在33名分析師中只有1人斗膽給出「賣出」建議。原因何在?

你不能說有雄心不好。中國工商銀行(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董事長姜建清6月份曾表示,要把工行打造成「最盈利、最優秀和最受尊敬的銀行」。

從前兩項標準看,該銀行已經實現或接近實現目標。這家全球市值最大的金融機構,今年應當實現約120億美元的淨利潤,又是摩根大通(JPMorgan)的一半左右;預計股本回報率將達到19%,強於高盛(Goldman Sachs)的16%。至於「尊敬」這樣的概念,最好留給行銷部門去處理。但即便工行的估值頗高(在香港達到賬面價值的2.5倍,比按市值計算全球最大20家銀行的平均值高出50%),但在33位分析師中,只有1人敢斗膽給出「賣出」的建議。

週四公佈的上半年業績揭示出了原因。在貸款創紀錄成長的情況下,工行淨利潤成長3%;壞賬撥備和不良貸款雙雙下降。利率的大幅下降,導致工行淨利差減少76個基點,縮減至2.25%。但股市上漲意味著客戶將資金從定期轉爲活期,降低了工行的利息成本。與此同時,更高的資本金要求,至少還要過一個季度纔會出臺。

您已閱讀62%(457字),剩餘38%(28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