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索尼

索尼藍光的「遠水」

FT中文網資深產業評論員張春蔚:索尼藍光確實有些內憂外患,但索尼在華利用CBHD(中國式藍光)謀求市場突圍的努力沒有改變。

索尼影視亞洲區副總裁馬天明(Tim Meade)以一口流利的中文,向外界描繪著索尼藍光的未來。不過,這只是洗刷了索尼藍光業務並未退出中國的傳言;索尼藍光在中國的發展確實還很難像馬天明的中文那樣順利和流暢。

藍光(Blu-ray)亦稱藍光光碟(Blu-ray Disc),通用縮寫爲BD,是利用波長較短的藍色鐳射讀取和寫入數據的超高容量、適應真正高畫質播放的光碟格式。2008年2月打敗東芝的HD DVD格式之後,藍光光碟正式成爲繼DVD之後的下一代光存儲格式。

此時的索尼藍光確實有些內憂外患:雖然在行業標準的爭奪中索尼和松下領頭的藍游標準擊敗了東芝,但是2008年的日本藍光市場銷售中松下的市場份額超越了索尼。在中國,利用CBHD(中國式藍光)謀求市場突圍的努力也從未改變。

您已閱讀22%(335字),剩餘78%(12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