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

經濟風暴衝擊波羅的海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在世界大部分地區走出谷底之際,波羅的海三國的經濟萎縮令人震驚。作爲與俄羅斯接壤的歐盟前沿地區,這裏的危機事關重大。

一個把情感投射到天氣上的作家,是在犯下「擬人化謬誤」。但是,上週當我前往裏加的拉脫維亞總理辦公室時,天色變暗,電閃雷鳴,冒著聽起來既讓人感到可悲又讓人感到荒謬的風險,把情感投射到天氣上在這裏是完全合適的。糟糕的天氣映襯著籠罩在這個遭受打擊、擁有220萬人口小國上的陰鬱氣氛。儘管全球其它地區的商業頭條談論著晴朗的天空和明媚的陽光,但波羅的海國家仍陷於咆哮的經濟風暴中。

儘管波羅的海地域狹小,但該地區日益加劇的危機,不能被看作區域性的狂風暴雨,與外人無關。三個波羅的海國家——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的銀行破產或貨幣貶值,可能威脅到歐洲其它地區脆弱的復甦前景。這些國家還坐落在世界上最敏感的政治斷層線之一。他們是歐盟的前沿國家,與俄羅斯接壤。

波羅的海地區的經濟低迷令人震驚。上週,立陶宛宣佈,按年率計算,該國經濟在2009年第二季度萎縮22.4%。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的經濟很可能也將宣佈類似幅度的萎縮。立陶宛總統達利拉•格里包斯凱特(Dalia Grybauskaite)上週告訴我,她的國家可能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申請貸款。拉脫維亞已經申請了貸款。上週,該國在8個月裏第二次同意接受IMF和歐盟的貸款。

您已閱讀30%(510字),剩餘70%(11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