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PK

新疆的問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烏魯木齊7.5事件之後,我們尚未獲知真實的全景。現行傾斜的少數民族政策,即便付出了經濟和政治的雙重代價,官方仍是兩頭不討好。少數民族渴望自主,而漢族則要求平等。這種設計,或許能相安一時,但難長治久安。

這是一個令人焦灼的夏天。高溫、洪水、地震,大自然各種能量交替釋放,造成可怕的後果。人間的惡力也接連發作,在一系列悲劇之後,新疆烏魯木齊慘劇猝不及防地發生了。

至今,我們未能獲知事件真實的全景。其實,並不缺乏報導。官方的報導甚至相當密集,但一直沒有遊行參與者的口述、打砸搶分子的自白以及事件見證者的詳盡描述。

官方或許因諸多擔心不得不過濾了相關資訊。我們不知道遊行如何被制止,以及隨後如何平暴。第二十六期《三聯生活週刊》刊發的「烏魯木齊7-5暴力事件全記錄」,內容紮實,借目擊者的講述還原現場狀況。講述打砸搶翔實可信,但對遊行者從聚集、遊行到被警察驅散的描述,則過於簡單。在描述被遊行者拉入遊行隊伍時,用了一個司空見慣的字眼「不明真相」。整篇報導對遊行者的訴求沒有任何涉及。第二十六期《中國新聞週刊》的報導,也是寥寥數言:下午五六點鐘,南門廣場人羣聚集,七點半以後,「開始喊反動口號」,負有「驅散人羣」使命的70名特警「難以處置」。「暴力是在十幾秒中迅速升級的,並且是在幾個重點區域同時出現」。遊行者和暴徒是怎麼樣的關係,也未見必要的交代。

您已閱讀17%(467字),剩餘83%(230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