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雜誌PK

魯迅、準魯迅、餘秋雨及季羨林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現場藝術家金鋒,在上海多倫路咸亨酒店做了一個「魯迅宴請知識界」的活動。十一位思想者竟然未能與扮演的魯迅對起話來。

現場藝術家金鋒,在上海左翼文化社區——多倫路咸亨酒店做了一個「魯迅宴請知識界」的活動。十一位思想者竟然未能與扮演的魯迅對起話來。《精品閱讀》雜誌第三期以「魯迅如何嚇著了知識界」爲題,報導了這次事件。對這個結果,參與的學者各有說辭,理由無非是扮演的魯迅太不入流了,根本令他們無法產生對話慾望。學者崔文華先生的分析最爲透徹,在一個無主題的年代,人們各說各話,作品呈現了這個真正的主題。我以爲,思想者缺乏遊戲精神,或許是更重要的因素。他們喜歡端起架子發言,一旦置身於一個平等的交流場所,因失落而滋生的矜持和傲慢,使他們無話可說。脫離他們自以爲是的話語體系,這些人其實也是相當貧乏的。

與魯迅相比,他們知識或許夠用,但思想不在一個高度上。至於魯迅那種戰士的氣質,就更是稀缺了。在一個真實的魯迅面前,他們極有可能會因爲膽怯而無言。

有幾個功成名就的中年學者鼓吹要爲韓寒加冕,捧爲新時代的魯迅。這樣的做派讓人啞然失笑:如果不是出於爭取八零後支持的策略,便是對魯迅的無知。

您已閱讀17%(427字),剩餘83%(201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剃刀邊緣

老愚,男,陝西扶風人,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社會觀察家,出版人,散文作家。著有《在和風中假寐》《暮色四合》等。因《「紅二代」的意志》《「紅色重慶」的價值》《重慶紅色頻道發出的信號》 等系列文章,而獲得2011年度亞洲出版人協會評論大獎。公號名爲「老愚的自留地」。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