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華為內部彙總的2009上半年的銷售數據很是惹眼:據說合同銷售額爲157億美元,成長勢頭仍然強勁——要知道,華為去年全年的合同銷售額也不過233億美元。去年年底,華為內部制定了2009年銷售的「上中下」三個不同的目標,其中那個「不上不下」的「中」級目標是302億美元,按照今年上半年的情況,這個目標還是非常有可能完成的。
2006年我曾經在《IT經理世界》上寫過一篇封面報導「華為的第二次極限」,文中提到當華為在2000-2002年達到20億美元營業收入的時候遇到了第一次「華為的冬天」。根據我的觀察,很多中國的民營企業也都是在營業收入達到200億人民幣左右就再也做不上去了。
而華為卻只經過了兩年多時間的調整,很快就邁過了這道門檻,華為究竟靠的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國際化和管理變革。國際化開闢了新的中國以外的市場,管理變革保證了國際化戰略能夠順暢地實施下去,保證華為能夠轉變成一家全球化的公司。很多中國公司沒有處理好兩者的關係,自己的管理體系和組織架構還沒有「演化」就匆忙國際化,最後力不從心又被打了回來。
您已閱讀23%(455字),剩餘77%(152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