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的教訓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過去一年,我們已看到大量政策失誤和災難。協調的安排連出破綻,甚至在合作的習慣本應根深蒂固的歐洲也是如此。

在金融崩盤後,經濟也會受到重創嗎?歷史在評判國際社會對金融市場危機的回應方面可能會不吝讚譽。或許有些亂打亂撞,但各國政府確實應付了過去。如今,緊急時刻已經過去。決策者似乎將各走各路。

過去一年,我們已看到大量政策失誤和災難。協調的安排連出破綻,甚至在合作的習慣本應根深蒂固的歐洲也是如此。儘管如此,合作的程度還是令人意外,特別是富國和新興國家之間的合作。特別是,中國當之無愧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20國集團(G20)不靈活且不完善,但它已證明,比起舊式西方俱樂部,它更好的反映了全球經濟力量的分佈格局。八國集團(G8)如今正竭力得到認真對待,義大利總理西爾維奧•貝魯斯柯尼(Silvio Berlusconi)的輪值主席身份並沒有讓該組織的這項任務變得輕鬆一些。

您已閱讀17%(329字),剩餘83%(16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菲力普•斯蒂芬斯

菲力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目前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副主編。作爲FT的首席政治評論員,他的專欄每兩週更新一次,評論全球和英國的事務。他著述甚豐,曾經爲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寫傳記。斯蒂芬斯畢業於牛津大學,目前和家人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