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盛產帥哥美女和優秀足球運動員著稱的巴西並不滿足於此,在其他領域也正讓世人心折。維薩(Visa)巴西分公司VisaNet今年將通過首次公開發行(IPO)融資43億美元,規模居全球之首。信用卡普及率較低及巴西經濟相對樂觀的前景,是該公司受到追捧的根源。然而,今年全球規模最大的兩起IPO花落聖保羅和香港,令美國痛失傳統的IPO頭把交椅,重新引發了有關新興市場與發達國家「脫鉤」的討論。
這裏需要一點洞察力。誠然,美歐股票資本市場發行一直爲銀行所主宰——它們希望堵住資產負債表漏洞、而非爲成長融資。但這正是表明這些市場成熟的一個跡象。發展中國家的企業仍很難通過籌集股本爲資產負債表提供支持。由於波動性較大,銀行仍不願承銷二級市場交易。等待清除很高的回報障礙的私人股本集團,可能正拖延歐美地區的新發行。根據Dealogic的數據,即便不包括2007年中國內地A股市場泡沫般的上市發行,今年迄今爲止,新興市場IPO發行規模僅爲2007年總規模的6%。
然而,在巴西商品期貨交易所(BM&F Bovespa),卻瀰漫着一種自信的氣氛。該交易所的市值已超過紐交所-泛歐交易所(NYSE Euronext)等市場。巴西商品期貨交易所正迅速實現現代化、設立更多的海外辦事處,而穩健的國內資產管理行業也爲其提供了支持。上世紀90年代紛紛通過發行美國存託憑證(ADR)來吸引美國關注的企業,如今正因其中涉及的成本和爭議而止步。紐約曾擔心上市交易被倫敦搶走。而隨著全球投資者習慣於通過國內交易所進行交易,紐約和倫敦市場都面臨著這樣一種危險:新興市場股票發行者更願意離家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