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某社區居委會工作。該社區居民職業成分複雜,有記者,有律師,有大小民營業主,其中不乏博士頭銜者。而無論單位效益好壞,無論知識層次高低,朋友做社區工作時,無一例外都碰到了向她討發票的情況。公司要用發票充帳,個人要用發票領獎金。其中,又數火車票最爲搶手,因爲不是實名,而且金額不是毛毛雨。朋友今年春節坐火車回了趟重慶孃家和安徽婆家,立即成爲了香餑餑,待得我打聽到,要爲親戚搶一張火車票發票的時候,朋友無奈地說,晚了,早就沒票了。
似乎中國人都在瘋狂找發票。年關的時候最十萬火急,MSN的簽名欄,此時會出現一溜「跪求發票」的簽名,有人甚至加上了SOS的求救呼號。均是小老百姓的血汗錢,好容易單位「人性」化管理,允許用發票來換銀子,不找票,就得割肉。一位朋友因爲工資長期處於底層,曾經補發過一次工資,加上年底獎金共兩萬多,結果還沒拿到手,稅錢先扣掉了五千塊,該朋友表示,「鼻子都氣歪了!」
其實轉圈找發票的,還大都是遵紀守法的良民。比如從不拖欠房貸、手機費和水電費,慈善捐贈從不落下,看到老人和殘疾乞丐就忍不住掏腰包,從不坑蒙拐騙,甚至談錢都臉紅。有人爲此而找不到發票,又不敢買假髮票,憋得著急上火,嘴巴起泡,臉上長皰,頗有點「逼良爲娼」的架勢。
您已閱讀36%(519字),剩餘64%(92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