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奢侈品

匯率波動奢侈品定價

《奢侈品社會》主編依姆艾邁德:對多數奢侈品公司來說,它們的成本大多以歐元計價,但收入卻大多以其它貨幣計價。

去年7月,路易威登軒尼詩(LVMH)財務長瓊-雅克•蓋恩伊(Jean-Jacques Guiony)在彙報該集團半年度業績時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受該集團有史以來見過的、最大幅度匯率波動的影響,集團營業利潤僅成長7%。如果按恆定匯率計算,營業利潤實際上則成長了19%。

今年1月,當被問及對2009年的展望時,蓋恩伊仍持謹慎態度。他表示:「在我們理清匯率形勢會如何發展之前,很難判斷2009年的事態將會怎樣。匯率波動正處在前所未有的水準,現在做任何預測風險都很大。」

多數奢侈品公司發現,儘管它們的成本大多以歐元計價,但它們有至多80%的收入是以其它貨幣計價。以往,它們曾使用對沖來使自己免受匯率波動影響。但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事態瞬息萬變,諮詢公司貝恩(Bain & Co)駐米蘭的奢侈品專家克勞迪亞•達皮奇奧(Claudia D'Arpizio)因此表示:「儘管貨幣對沖是一種有效手段,但我們還是會建議客戶側重於定價。」

您已閱讀21%(410字),剩餘79%(151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