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

「新知青」運動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秋風:中國一百年間的三次知識青年下鄉運動,只有第一次具有理想主義成分。但不論是基於理想還是出於權宜,歷次知青下鄉運動都把鄉村對象化,要麼把鄉村當成一個問題來解決,要麼把鄉村當成工具,要麼把鄉村當成城市的洩洪區。

從2008年開始,中共中央組織部決定用5年時間選聘10萬名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這是一個龐大的羣體。在此之前,遼寧、江蘇、北京等地已試行此政策多年。人們把這項政策稱爲「新知青」運動。不過,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一政策都只是一個解決大學生就業壓力的權宜之計,而不具有文化與政治上的崇高性了。

知識人的救民抱負

談到知識青年下鄉,人們會馬上聯想到中國在1960年代末開始的史無前例的上山下鄉運動。其實,知識青年下鄉的理念和行動早在那之前半個世紀就已出現。

您已閱讀7%(221字),剩餘93%(31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