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通用汽車

從通用汽車破產看美國命運

美國前勞工部長賴克:通用汽車前總裁威爾遜曾聲稱,凡是對美國有利的,就對通用汽車有利,反之亦然。如今,通用汽車破產,這對美國意味著什麼?

1953年,當艾森豪(Eisenhower)提名通用汽車(GM)總裁查理·威爾遜(Charlie Wilson)擔任美國國防部長時,威爾遜在確認這一任命的參議院聽證會上,提出了當時的一個傳統觀點。當被問及他是否會做出對美國有利、但對通用汽車不利的決定時,他給出了肯定答覆。

接著,他向他們保證,這種衝突永遠不會出現。「我想不出來會出現這種衝突,因爲多年來,我一直認爲,對我們國家有利的事情,就對通用汽車有利,反之亦然。我們的公司規模過於龐大。它與國家的福祉是連在一起的。」

威爾遜只是稍微有些誇張。當時,通用汽車的命運與美國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1953年,通用汽車是全球最大製造商,是美國經濟實力的象徵。它創造了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通用汽車在50年代的擴張,被譽爲阻止了商業滑坡。它也是美國最大的僱主,向員工支付絕對達到中產階級水準的薪資,外帶慷慨福利。

您已閱讀20%(385字),剩餘80%(157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