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電力

長江電力重組的遺憾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寧遠:中國三峽總公司通過長江電力整體上市引人注目。這個號稱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公司,主業盈利前景完全取決於政府的壟斷定價和大股東轉讓帶來的財務成本。

5月18日,停牌一年的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江電力」)復牌交易。當日換手率超過10%,振幅超過12%。市場巨大的分歧,源自衆所周知的重大資產重組暨關聯交易,即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下稱:三峽總公司)已運行的發電資產整體上市。

長江電力於復牌前兩日公告董事會決議稱,擬以承接債務、非公開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控股股東持有的目標資產,即三峽工程相關發電資產和輔助生產專業化公司的股權。

本次交易完成後,長江電力將擁有葛洲壩電站和三峽工程已正式運行的全部發電資產,在目前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大股東三峽總公司,和長江電力的同業競爭和主業關聯交易;也對水電企業最關心的經營風險之一:如何聯合整體調度、利用水能資源,保證各電站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產生重大正面影響。

您已閱讀13%(341字),剩餘87%(220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