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發出正式通告,它不會容忍濫用壟斷實力——即使不是在政治上,至少也是在產業界。自去年8月頒布了反壟斷法以來,中國商務部已做出三項重要裁定。在最近一項裁定中,商務部對日本三菱麗陽(Mitsubishi Rayon)以16億美元收購英國璐彩特國際(Lucite International)的交易施加了限制性條件,迫使璐彩特將一種聚合物的半數產能以成本價售出。今年3月,商務部否決了可口可樂(Coca-Cola)以24億美元收購中國果汁生產商匯源果汁(Huiyuan Juice)的計劃,該決定令許多律師感到意外。在此之前,商務部還對英博(InBev)以520億美元收購安海斯-布希(Anheuser-Busch)的交易施加了限制性條件,儘管像三菱收購璐彩特案一樣,這是一宗全球交易,對中國只有間接影響。
這三項裁定要求我們予以慎重關注。它們表明,對於反壟斷法的實施,中國商務部是認真的。它們還表明,北京會毫不猶豫地干預基本上屬於領土外的交易。這意味著,中國已加入美國和歐盟的行列,成爲全球競爭事務裁判,向併購律師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應對的新問題。
中國的裁定太不透明。最新一項裁定的內容不滿兩頁紙,詳細程度遠不及其它競爭監管機構,但已較前兩項有所改進,至少它是基於一個事實,即三菱與璐彩特合併後將擁有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一種用於生產丙烯酸玻璃的聚合物——64%的市場份額。商務部關於可口可樂的裁定同樣簡短,卻未能令人信服地指出競爭利害關係。相反,它看上去十分可疑,像是在試圖保護一個受歡迎的本土品牌。做出該裁定前,中國網民積極發起了反對可口可樂蠶食匯源的運動。對英博收購安海斯-布希案的裁定同樣令律師感到困惑,它聲稱不存在競爭利害關係,卻對合並後公司的行爲施加了限制性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