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華爾街

企業應該向貪婪宣戰

美國進步中心管理諮詢師和高級研究員馬特•穆勒:目前存在一種真正的風險:如果企業領袖不能對貪婪採取實際行動,那麼金融危機也將使企業聲譽蒙塵。

鑑於華爾街糟糕的駕馭能力使美國陷入了當前的亂局,在一段時期內,「金融業政治家」一詞將被美國公衆視爲一種可笑的矛盾修飾法。然而目前存在一種真正的風險:除非金融以外行業的領導者能夠覺醒並採取非常規行動,否則華爾街聲名所遭受的理所應當的打擊,將令更廣泛的企業聲譽蒙塵。眼下,怯懦具有很大的風險。如果目前的經濟崩潰令整個企業界(而非僅僅金融業)喪失信譽,復興美國資本主義的努力,將導致令美國經濟負重多年的舉措。

要避免這種結局,有遠見的企業領袖目前需考慮3個過去明顯忽略了的課題:高階主管薪酬;對於一種適應 21世紀現實情況的新「社會契約」的需要;以及一種使不能外包的服務業工作成爲通向中產階級之路的策略。這些課題已不再是可以留給華盛頓貿易協會解決的政治問題,也不應被視爲把人們的注意力從做生意的「正經事」上轉移開來的一種干擾,因爲這些問題若得不到解決,將引發負面反應,進而影響到每一家公司的運營。現在讓我們逐一考慮這些問題。

去年接受美國政府救助的保險商——美國國際集團(AIG)因獎金事件而引起衆怒,這清楚地表明,我們正在經歷一輪姍姍來遲的「文化修正」:即經濟獎勵脫離了對「功績」或「表現」的任何合理界定,因而理所當然地激起憤怒。執行長例行公事地積累企業家式的財富,卻不承擔企業家式的風險——或者在更糟糕的情況下,在其領導下虛報業績或坐視公司倒閉——這是錯誤的,從政治上將也是不可持續的,承認這一點,符合企業界對自身利益的明智考慮。

您已閱讀30%(612字),剩餘70%(145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