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

Lex專欄:人民幣全球化

最近,一些評論員認爲,跡象顯示,中國政府推出一系列把人民幣國際化的舉措。然而,人民幣仍然會是「人民的貨幣」。

場景一:中國今年以來已經與6個國家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場景二:本月早些時候,國務院宣佈計劃在5個城市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場景三:香港特首曾蔭權(Donald Tsang)本週表示,北京將支持在香港以多種形式發行人民幣債券。

評論員們紛紛將這些進展視爲中國決心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證據,而中國央行行長先前曾發表惹麻煩的言論,稱應該用另一種貨幣取代美元作爲默認的儲備貨幣。

但新全球秩序的擁躉們還是先退後一步吧。過去30年,中國放鬆資本管制的速度極其緩慢,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在本屆總理任內有所改變。畢竟,當前這場危機是一場全球化危機,那些對不受約束的資本流動最爲開放的經濟體受到的打擊最嚴重。

您已閱讀41%(294字),剩餘59%(4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