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Google)彷彿有一張印鈔許可證。通過充當全球商家與購物者的中介,這家搜尋服務提供商每次讓二者建立起聯繫就會抽取一小筆佣金。競爭在谷歌面前相形見絀,在衰退重壓之下,它幾乎未曾放慢成長的步伐。谷歌上週公佈的第一季度數字顯示,季度收入11年來首次出現環比下降,但同比卻仍成長6%——在經濟開始復甦時,成長速度自然還會加快。
谷歌只有一技之長,這個問題重要嗎?儘管谷歌仍不願意透露其業務細節,但幾乎可以肯定,其營收的最主要部分還是來自付費搜尋。除了調整演算法,谷歌所做的大部分工作——提供免費電子郵件服務或更精細地繪製世界地圖——都是爲了支持這項核心業務。這一技之長帶來了可觀的現金收入:僅在過去的一個季度,該集團16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就又增加了20億美元。
事實上,目前尚不清楚谷歌是否應努力打造另一項核心業務。若想知其原因,只需看看YouTube即可。谷歌在2006年以18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以股票支付)收購了這家影片共享網站。全球在線觀看的影片中,約有40%由該網站免費提供。這種慷慨成本高昂,因爲該網站提供的影片極少帶有廣告。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估計,本財年YouTube的營運成本在5億至10億美元之間,而營收只有2.4億美元左右。即使增加更多專業製作的內容,YouTube的財務狀況看上去也是不可持續的。
您已閱讀78%(565字),剩餘22%(1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