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G20

歐巴馬或可從法國大革命中取經

哈佛大學訪問教授莫伊西:作爲一位居住在美國的歐洲人,我察覺到人們的擔心、憤怒和深深的不公正感,這讓人想起法國大革命前夜的氣氛。歐巴馬可以從法國國王解決異議的失敗中汲取一些教訓。

「喫掉富人!」20國集團(G20)峯會前夜,倫敦的一些示威者使用的這句話的殘忍程度,讓人想起了法國大革命時期最殘酷的暴行。西方的反資本主義的憤怒並不侷限於歐洲。亞歷克西斯•德•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的《舊制度與大革命》(The Ancien Régime and the Revolutionis)對於理解當今美國的意義,與他在《論美國的民主》(Democracy in America)一書中關於年輕的美利堅共和國深刻且令人大開眼界的思想一樣重要。

當然,2009年的美國不是1788年的法國。1789年,巴士底獄(Bastille)陷落,標誌着法國大革命的開始。這座監獄象徵着君主制的壓迫本性。去年9月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倒臺與巴士底獄的陷落毫無關係;財富的象徵不應與壓迫的象徵混淆。斷頭臺不會出現,把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比作路易十六(Louis XVI),或者把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比作瑪麗•安東妮(Marie-Antoinette),需要極富想像力。

然而,作爲一位居住在美國的歐洲人——每晚收看電視新聞,與朋友、同事或學生交談——我察覺到人們的擔心、憤怒和深深的不公正感,這讓人想起法國大革命前夜的氣氛。只不過現在麪包短缺換成了房屋業主喪失抵押品贖回權,貴族換成了銀行家,不必繳稅等特權換成了股票期權。再加上對國王的支持和對他手下許多大臣的反對,這種比較看上去就不那麼牽強了。

您已閱讀39%(649字),剩餘61%(10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