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港口和石油資產方面容易激動;法國對其酸奶戰略儲備十分敏感;而中國似乎一提到飲料就特別在意。
去年11月份,負責審查反壟斷事宜的中國商務部同意英博(InBev)以520億美元收購安海斯-布希(Anheuser-Busch,簡稱AB),但同時制定了幾項條件,限制合併後的集團在華擴大業務的自由。該項裁定傳遞出這樣的資訊:即去年8月份中國政府通過的《反壟斷法》,甚至將影響到中國以外的交易——這些交易可能影響到中國日益重要的市場。上週,商務部否決了可口可樂(Coca-Cola)以2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匯源果汁(Huiyuan Juice)的計劃,沒有讓此筆交易——本來這將成爲規模最大的外資收購中國企業的交易——成交。
可口可樂遭受了被一些人稱之爲中國式《斯姆特司-霍利稅法》(Smoot-Hawley)的打擊。儘管私底下感到喫驚,但可口可樂在公開場合表示對此感到失望,但尊重中國政府的決定。一些人擔心,中國政府的決定可能會招致報復性保護主義舉措。美國方面的反應也較爲低調,他們這些日子一門心思都在美國國際集團(AIG)的獎金問題上。唯一表達了真實情感的,是反對中國收購本國礦業資產的澳洲議員們。對他們而言,中國政府拒絕可口可樂如同天降甘露,爲阻止中國收購提供了又一個口實。
您已閱讀27%(537字),剩餘73%(148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