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

研究:夜班可能致癌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一份研究表明,夜班工作可能導致癌症。世界各國政府和僱主勢必面臨要求賠償和調整工作模式的壓力。

研究表明,夜班工作可能導致癌症。世界各國的政府和僱主們勢必面臨要求賠償和調整工作模式的壓力。

丹麥國家傷害委員會(National Injuries Board)批准給予38位患乳癌的婦女最高100萬丹麥克朗(合18.1萬美元)的補償,這些婦女在至少20年內,每週上一個或多個晚上的夜班。目前,癌症患者團體、研究人員和工會紛紛著手研究二者的關聯。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一份回顧了近期相關研究的報告歸納道:夜班會擾亂人體晝夜節律,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而褪黑激素是一種具有重要抗癌作用的激素。報告的結論是:「會擾亂晝夜節律的輪班工作,可能對人體具有致癌作用。」該報告將這種工作模式列爲與含鉛化學物、合成代謝類固醇、雜酚油、柴油機尾氣和日光燈等具有同等致癌風險。

您已閱讀31%(330字),剩餘69%(7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