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特納

蓋特納成敗事關全球

FT社評:美國財長蓋特納昨日公佈銀行業有毒資產剝離計劃,事關歐巴馬政府的權威及其推進改革的能力。如果這項計劃失敗,面臨危險的將遠不止是美國的銀行體系。

在競選美國總統時,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沒有將自己定位於挽救崩潰的經濟,但最終這卻是選民要他來做的事:當危機的規模漸趨明朗之後,他獲得了領先於對手的絕對優勢。因此,昨天有關美國銀行業拯救計劃的陳述,不僅牽涉到美國財政部長蒂姆·蓋特納(Tim Geithner)的權威,也涉及整個歐巴馬政府的權威,乃至歐巴馬推進其雄心勃勃的改革議程的能力。

蓋特納必須克服國會本已存在的反感,這源自其前任對初版「問題資產救援計劃」(Tarp)請求的無能處理。此外,歐巴馬政府近乎偏執地擔心被貼上社會主義標籤,以至於它儘可能避免控股奄奄一息的銀行,或要求更多的救援資金。

相反,蓋特納似乎已下定決心讓市場去解決問題,哪怕讓納稅人付出沉重代價。的確,就這個表面上聰明且絕對複雜的計劃而言,其核心矛盾是:它依賴於對私人投資者的補貼。

您已閱讀39%(362字),剩餘61%(5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