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

Lex專欄:美國經濟難現曙光

過去一週公佈的經濟數據讓許多人看到了美國經濟復甦的曙光,但實際上,負債累累的美國家庭還未經歷痛苦的去槓桿化過程。美國消費者的黑暗前景令他們很難在短期內把美國經濟推出低谷。

這可能嗎?過去一週出現的若干亮點令許多人聲稱看到了美國經濟復甦的曙光。例如,週二公佈的2月新屋開工數就極爲炫目——較1月上升22%,創下近20年來最大升幅。剔除汽車、燃料和食品的核心零售額連續5個月環比下降後,在1月和2月都出現了上升。此外,最新的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中的預期成分表明,潛在的購物者還真不那麼悲觀。

股市出現了上漲。但是,投資者誤把幾點螢蟲之光當成了黑暗的出口。新屋開工數的上升,主要是由波動較大的多戶型大幅反彈所致。誠然,建築許可也出現上升,但在銷售依然疲軟而供應處於歷史最高水準之時,這一上升勢頭不太可能持續下去。退一步講,根據摩根大通(JPMorgan)的預測,如果第一季度的數字摺合成年率計算的話,建築許可數仍將下降50%。

投資者可能犯下的最大錯誤,是認爲消費者的前景並非漆黑一片。這是因爲,美國家庭臃腫的資產負債表所必需的去槓桿化甚至尚未啓動。美聯準(Fed)的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全部美國家庭的總債務與個人收入的比例依然保持在133%的水準,與之相比,上世紀90年代的平均水準爲90%。

您已閱讀62%(460字),剩餘38%(28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