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汽車業並不蕭條?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丁之方:3月3日揭幕的日內瓦國際車展應該讓汽車業感到寬慰,參展商踴躍而齊全,日本豐田與德國大眾依然是行家心中未來的行業帶頭人。

曾經的「世界第一製造業」——汽車,是向着全行業的經濟大蕭條繼續滑落,還是已經在跌落谷底後慢慢向上爬升,3月3日揭幕的第79屆日內瓦國際車展讓關注汽車的人們多少感到了一絲寬慰——

汽車巨擘集體出席

與年初底特律車展的冷清相比,日內瓦車展上不僅全球各大汽車製造商都能夠集體出席,而且觀衆也表現出了相當的熱情。在眼下這個就連政府有條件地拯救本國汽車業也成爲提振人心的好訊息被廣泛傳播的「艱難時刻」,作爲以開放性的中立市場、展示設計與產品新潮流爲傳統特色的日內瓦車展,依然能夠吸引大批廠商與觀衆的參與,實在讓人覺得汽車業還是有可能很快在生產者與消費者間尋找到恰當的平衡,從而比較平穩地擺脫「全行業性」破產危機——至少汽車製造企業因爲產品賣不出去資金鍊斷裂而大量破產,以至於若干年當經濟環境逐漸好轉以後,人們將被動地不得不接受少數三五家僥倖逃生的汽車寡頭「強制推銷」給他們的「爛車」,或者依靠車市上的舊款車與堆積如山的二手車過幾年沒有新車的日子之類的預言看來是不太可能出現了。不過,籠罩在汽車製造業上空的烏雲依然沒有散去,時刻徘徊在蕭條邊緣的感覺尤其讓所有汽車業巨擘都必須小心行事,爭取能夠保全自身。

樂觀的德國人

有媒體早早宣稱這是一屆「車企們竭力表現求生能力的務實化車展」,具體的表現就是除了大眾新POLO、賓士新E級等寥寥幾款外,亮相車展真正意義上的全新車型並不多,大部分展臺上的主角多是在現有成熟平臺上的衍生車型,汽車巨擘們更願意推出有可能在當下賣得出去的務實車型,而不願意探討未來的新概念以及推廣遙不可及的創新技術。其實,在謹慎出新的背後不少汽車巨擘私下裏卻在樂觀地憧憬著走出「艱難時刻」的好日子。如一直在美國發展落後於競爭對手從而在眼下的經濟危機中意外受到較小衝擊的奧迪就宣稱自己加速開拓美國市場的計劃不變:在市場不好的市道下想在下一輪大發展中佔據一個更加有利的位置,一定必須在別人收縮時更加積極進取一點,公司方面的官員如此解釋。或許是出於同樣的思路,今年德國大眾帶來了其所有子公司的新品,在聲勢上完全超過了日本與美國的同行,甚至超越了賓士、BMW兩位「德國同胞」成爲車展上最耀眼的明星。

您已閱讀38%(888字),剩餘62%(14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