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國車企「作壁上觀」

來自雙龍的教訓,低迷的海外市場,加上資金、技能或興趣的匱乏,令中國汽車業近期內還無法接手底特律。

在中國,一切皆有可能,但當美國汽車製造商忙於籌措資金之際,中國汽車業業內人士表示,他們預計中國政府近期內不會接手底特律。他們表示,大多數中國公司目前都缺乏收購一個外國汽車品牌所需的資金、專業技能或興趣——並且許多公司三者都缺乏。

汽車諮詢機構JD Power駐上海的邁克爾•鄧恩(Mike Dunne)表示:「中國汽車製造商覺得擁有一個外國品牌的前景非常誘人,但這是在糟糕形勢下出現的良機。不確定的經濟環境讓他們有些膽怯:在國內市場活下來纔是首要任務。」

他補充稱,考慮到有些公司擁有現金或可以獲得政府融資,如果市場環境出現變化,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接近中國部分最大汽車製造商的訊息來源表示,這些製造商明白,自己不具備在海外市場低迷的情況下管理一個外國品牌的技能,尤其是在國內銷售不振的情況下。

您已閱讀40%(346字),剩餘60%(5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