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如何提升人力資本?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裴敏欣:通過人力投資,中國將不僅增加其人力資本,還可以在困難時期確保社會穩定。

從政府數據和專家的估計來看,中國去年有1000萬名民工失去工作。另外,2008年的560萬名大學畢業生中有150萬未能找到工作。如果說2009年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就業形勢可能繼續惡化。由於出口下降和房地產泡沫破裂,經濟成長將進一步放緩。

出於充分的理由,中國政府坦承,民工和大學畢業生失業率上升,是對社會穩定的最直接威脅。的確,10年前,東亞金融危機之後的一場失業危機襲擊了中國。中國政府被迫裁減了約4000萬國有企業員工,以終止習慣於爲不盈利的國有企業提供支持的銀行體系的財務大出血。儘管發生了大規模的工人騷亂(主要集中在中國東北部),但中國成功抵禦住了此次風暴的襲擊。

但這一次,民工和大學畢業生的高失業率可能對社會穩定構成更爲致命的威脅。中國社會學家進行的調查顯示,僅有一半左右的失業民工返回了家鄉,約有500萬人(主要是年輕人)滯留在城市——預計今年這一數字將顯著上升。中國的大學畢業生(其中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是中國社會中一個相對特殊的羣體。與瀕臨倒閉的國有企業中的工人階級不同,中國大學畢業生懷有強烈的個人抱負,擁有強大的組織能力,並有挑戰政府權威的傳統。

您已閱讀37%(483字),剩餘63%(82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